close


小時候我們有個叫做『春假』的連續假日,約莫就是在四月四日兒童節、四月五日清明節的前後多加個幾天,湊大概一個禮拜的假日,所以小朋友過完了寒假,等的就是春假了,雖然多年前開始週休二日的制度就把春假這一個禮拜的假給攤掉了,但是每年到了這個時候,還是習慣用起這兩個字。

春假裡的重點是到爺爺的墳上掃墓,本來還去外婆的,但被用盡心機的家族大腕派人來家裡『明示』了之後,我們便不去給外婆掃墓,這件事還讓爸媽心情鬱悶了好久,後來爸爸為了安慰媽媽想念外婆的心情,就建議在每年的母親節,我們再『偷偷的』去給外婆送些花,連祭品都不敢準備,這件事也讓我從小便討厭這些所謂家族中的重量級長輩,而媽媽也跟我們說過:要是她百年以後,希望每個孩子都來看望她,所以要我們不要介意這些『女兒不能回娘家掃墓』的爛習俗,每每說到這些,我們都會罵媽說:「媽,妳又白目了。」這件事給爸媽有很大的心理影響,所以提到清明掃墓,就不免提到這件事。現在除了給爺爺掃墓,還多了一個大爺在南港要去,不過因為他那邊是統一管理,所以相對比較簡單。

今年的清明有三天連假,我在第一天一早趕回家,套一句朋友說過的話,台灣就是比較便捷,將近四百公里的路程,我一早六點出發,九點多就到家了,小朋友們都還沒起床呢。不過,我親愛的媽可是五點多就起來了,到市場買齊了潤餅捲(註一)的材料,祭拜祖先的材料,進家門的時候,聽見的是廚房裡切切剁剁的聲音;爸爸則是電話一路上掌控我到了哪裡?他打算要到車站來接我,我心疼他眼睛不好,不給他開車,所以一路走著回家,踏進家門時候,還聽見他抱怨著:「唉,怎麼就走回來了,妳腳程不好,怎就硬給走回來了,要是跌倒怎麼辦呀...」我進廚房跟喊媽媽的時候,他還一直跟著我邊唸叨,伴隨著媽切剁的聲音;接著樓上傳出咚咚蹦蹦的聲響,是小朋友們聽見姑姑回家了,興奮的跑著叫著下樓,踏得樓梯蹦蹦響,加上爸爸慈愛的嘮叨,加上媽媽切菜的聲音,這就是我家。

春假裡的清明節


春假裡的清明節02.jpg



不過,回家比一個人在高雄還要累,媽一個人照顧一大家子,似乎永遠有做不完的家事,心疼她像個陀螺般不停的轉,我揀些能幫的幫些小忙,還得不時應付一直在旁邊央求:「姑姑,跟我們玩..., 姑姑,給我們講故事...」的四隻小魔鬼,到了晚上的時候,竟然雙腳抽筋,我才想到平時都是媽一個人忙這些呢,突然覺得很心疼,偷偷趁媽媽洗完澡上床了,爸爸還在客廳看政論節目的空檔,挨到媽媽旁邊抱著她說話,可俺媽媽是一向是標準『古時候的人』,到了晚上就要『日入而息』的那種,沒三分鐘,她問完了她想問我的問題之後,沒等我回答,就累得睡著了,這就是我媽。

春假裡的清明節03.jpg


春假裡的清明節04.jpg



我以為爸爸在看電視呢,怎麼感覺一直很安靜,下樓一看,晚上快10點了,爸爸在做包子饅頭;今天一回家,爸爸就一直問我一個人在高雄都吃些什麼,我住的公寓樓下對面,是一家『天津包子店』,我因為懶惰,或者說是方便,就早中晚三餐都買包子饅頭解決,爸一聽,便說:「台灣人做的包子饅頭,哪能叫包子饅頭啊?」以為是我想家了,想吃爸爸的手工饅頭,於是爸爸就趁晚上發起了麵糰,做起了包子饅頭,爸爸雖然嘴上不說,但我知道, 我跟爸爸的默契與媽媽之間的不一樣,我挽起袖子陪爸爸揉麵糰,擀皮,晚上的12點半,我吃了兩個包子半個饅頭,這很違反我的原則,但是遇到爸爸就沒原則,因為這是我爸。

春假裡的清明節


春假裡的清明節06.jpg(註二)



宸宸:「古姑,妳上班那個高雄,有兒童樂園嗎?」

偉威:「阿梅古姑,妳去高雄給我買海棉寶寶的拼圖好嗎?」

阿賢:「阿姨,買@xs#$%」

浩浩:「...」

這是我們家四隻小魔鬼,準備迎接第五隻。

春假裡的清明節07.jpg


春假裡的清明節08.jpg(註三)


註一:

潤餅捲是春捲的一種,流行於台灣、福建地區,又稱潤餅、嫩餅菜,這是一種比春捲更為古老的吃法。「潤餅」並不不像春捲那樣需要油炸才能食用,福建和臺灣一帶的家庭在新年和尾牙以及清明節時會以潤餅皮此來祭祀祖先,之後家族成員圍據一桌,食用者挑選自己喜愛菜色加上花生與糖粉以潤餅皮包裹後食用,是屬於福建臺灣一帶家族聚會的重要飲食。「潤餅」餅皮有兩種,一種是以麵粉加水揉韌,成直徑約15至20釐米的圓形薄餅坯,放入烤爐烤成;另一種是將麵粉加水反覆攪打成質韌的溫麵團,抓在手中,在文火小平鍋上旋烙,拭成其薄如紙的餅皮,名曰「拭餅」。餡料通常用胡蘿蔔、冬筍、青豌豆、豆乾、包菜、球菜、豬肉、墨魚、煎雞蛋絲,蠔或蠔煎、蝦仁等,分盤上席,或炒成大雜燴。輔料方面,有油爆米粉絲、油焙海苔、糖拌炒花生末、麻蓼、蔥、蒜、芫荽等。食時以薄餅皮包裹餡料和輔料,捲成圓筒狀,雙手握著就食。以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不過俺媽咪的潤餅好吃可是有名且與眾不同的,聽說是外婆教的,來自福建金門的專屬作法,請看『
我家的潤餅捲』。


註二:

這可不是饅頭發得不好,剛蒸起來的饅頭有水氣,讓饅頭的表皮有點溼熱,因為我要照相,把上面的蓋布打開,遇冷空氣讓表皮看起來皺皺的,不過待涼一點就很漂亮好吃了。


註三:

這是四歲不到的偉威拍的,『去頭去尾』的挺剛好,不過浩浩無奈的表情比較好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微翹 的頭像
    微微翹

    My Blog Life

    微微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